黑化强十倍,成魔百倍强(章渝) | 仙都(陈猿)法力无边高大仙(踏雪真人) | 道士夜仗剑(亲吻指尖)我的强化修仙之路(流浪鹰) | 山海提灯(跃千愁) 余下的,只有噪音(沉默的爱) | 天之下(三弦)
问镜(减肥专家) | 星空职业者(文抄公)只有我没飞升吗?(国王陛下) | 剑众生(离人横川)我知道你在做梦(知秋) | 天人图谱(误道者)食仙主(鹦鹉咬舌) |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情终流水)

标题: [访谈] 齐橙:记录一段恢弘的工业史
羊了个羊
小仙[会采花]

 
羊了个羊
小仙[会采花]
楼主 | 发表于 2022-10-4 08:21

齐橙:记录一段恢弘的工业史

  写工业题材小说的念头,由来已久。

  也许是自幼生活在工厂里的缘故,我对于工业有着独特的痴迷。大学时候学的专业名叫国民经济计划学,据说是为各级计委定点培养干部的。我所就读的计划系本科生培养方案很有趣,一届按农业计划方向培养,一届按工业计划方向培养,我恰好落在工业计划方向的这一届里。为了让我们这些书生能够理解什么叫做工业,系里专门为我们开设了“工业技术学”课程,还送我们到清华的校办工厂去进行金工实习。记得当时几乎所有的同学对于金工实习都不太感兴趣,惟有我一人在机床上玩得不亦乐乎,几十年后仍能想起当时的一些场景。

  7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其中尤以工业领域的变化最为激动人心,也最为精彩纷呈。2010年,中国的工业增加值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在此前,美国占据这个位置长达120年之久。在美国工业增加值达到世界第一的时候,中国的近代工业才刚刚起步,钢铁产量只相当于美国的一个零头。据工信部在2013年的统计,全球500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有220项产量达到世界第一。1958年,中国提出钢铁产量超英赶美的目标,为此发起了全民的大炼钢铁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而到今天,中国的钢铁产量非但远远超过了英美,甚至已经超过全球其他所有国家产量的总和。这些变化是如何产生的,在推动这些变化的过程中,曾经有过一些什么样的故事,是很值得探究的事情。

  1983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抓紧研制重大技术装备的决定》(国发[1983]110号文件)。在这个决定文件中,明确提出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同时,通过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合作设计、合作制造若干套重大技术装备,力争在前10年把这些最核心的技术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为后10年的经济振兴打下牢固基础。

  110号文件所提出的重大技术装备,包括千万吨级露天矿成套设备、大型火电站成套设备、大型冶金成套设备、大型化肥成套设备等,共计14项。国务院为此专门成立了重大技术装备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为国务院重大办。在重大办的协调下,各项重大装备研制工作先后完成。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发电量高居世界首位,钢铁产量达到世界一半,所有这些成就的实现,都源于重大技术装备的国产化。

  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这段历史,顺着“重大技术装备”这个关键词,寻找到了许多文献资料。随着资料的积累,一段气势磅礴的重工业发展史逐渐在我的眼前展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引进、吸收、赶超。上世纪80年代,主要是依托于成套设备引进,采取联合设计、合作制造的方法,学习国外的设计技术与生产工艺。90年代,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基础上,逐渐实现进口替代,减少对国外设备的依赖。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的许多重大技术装备水平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具备了与发达国家分庭抗礼的实力,许多装备产品开始陆续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在国际市场上演出了一幕幕“学生挑战老师”的壮剧。

  在这个过程中,有着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国家决策部门要确定轻重缓急,在资金严重短缺,尤其是外汇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选择对国民经济最重要的产业进行发展。外贸部门在与国外装备巨头谈判的过程中,斗智斗勇,努力以最好的条件引进先进技术。各企业的工程师、技术工人克服种种困难,翻译国外技术资料,掌握国外先进工艺。每一项重大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过程,都浸透着汗水、泪水乃至血水。

  《大国重工》从一开始就被定位为一部纯工业小说。说它是“纯工业”,是指我不想把这部小说写成一部披着工业外衣的爱情小说或者家庭伦理小说。我的设想是:小说中的矛盾冲突,必须是围绕着工业而展开的;故事的推进,也必然是遵循着工业发展的逻辑。前面所说的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的三个阶段,恰好就可以作为小说的故事线索。像这样的纯工业小说,在今天的文学圈子里可以说是寥若晨星。

  工业小说的创作,有一个比较大的门槛,就是需要作者对工业技术有一定的了解,这一点,对于完全文科背景的作家来说,是非常难以跨越的。工业小说中的冲突,总是要落到具体的工业技术上去,比如说围绕着一台压力容器的焊接,发生了一个曲折的故事,那么,作家就必须要说清楚,压力容器的焊接有什么特殊要求,什么样的电焊工才能满足这些要求,一种焊接工艺与另一种焊接工艺相比,存在着什么样的优点与局限性,为什么小说中的人物要选择这种工艺,而放弃另一种工艺。作者当然也可以避实就虚,把这些技术元素弱化,而只是单纯反映人性的冲突。但这样一来,这部小说与金融小说、司法小说之间,能有什么区别呢?读者如何能够在阅读中将自己代入到这样一段工业史中去呢?

  我自认为是一个对工业技术有一定敏感的作者,这得益于自幼在工厂里生活的经历,也得益于几十年来对于阅读技术资料的热衷。不过,仅仅依靠这些过去的积累,要想把一项技术基本吃透,再深入浅出地描写出来,还是远远不够的。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我购买了大批工业技术书籍,从学术期刊网站上下载了数百篇技术文献。有时候,仅仅是为了确定一个生产工艺问题,就可能要查阅几十篇文章,在不同的文章间进行反复比对,以求最大限度地还原出生产现场,增强作品的真实性。

  在许多记载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历史的文献中,对于曾经出现过的冲突缺乏深入的描写,这一方面是因为写作者关注的重点在于技术进步的过程,另一方面则可能是因为相关当事人依然在世,有些事情出于“为尊者讳”的考虑,也不宜旧事重提。要将这些资料转变为小说,需要作者对那些未曾披露的过程进行想象,而这又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作者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因为所有想象出来的情节,一定程度上都是作者价值观的投射。

  我是抱着崇敬前辈的心态来写作《大国重工》的,所以在进行人物和情节的构思时,会给当事人赋予许多英雄的光环,力图表现出他们积极的一面。我并不认为这是一种虚构,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每个人都有自己渺小的一面,但是,改革开放40年的工业史是辉煌的,塑造这种辉煌的人们平凡的经历背后,有着一种伟大的精神。艺术创作就是要对这种平凡进行升华,用平凡的事迹,反映一个伟大的时代。

  在构思《大国重工》的时候,中国经济学界发生了一次关于产业政策的大讨论,其核心在于探究国家的经济发展到底是得益于产业政策,还是得益于市场机制。作为一名经济学专业的研究人员,我对这个问题是有自己的看法的。就重大技术装备研发的历史而言,产业政策毫无疑问是装备研发的最大推动力。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技术薄弱的国家来说,依靠各企业单打独斗来与国外装备巨头进行竞争,是毫无胜算的。中国正是依靠举国体制,集中全国科研机构与制造企业的力量,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最终形成了独立自主的装备制造能力。这样一个理论观点,成为《大国重工》所有故事背后的隐藏线索,我在小说中设计了一名一度信奉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学者,利用他的眼睛来审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再通过他在学术思想上的变化,揭示后起国家工业发展必须依托强有力的产业政策的观点。

  工业技术、典型人物与典型情节、宏观政策背景,构成了《大国重工》的基本元素。我的创作工作,就是把这些元素融合起来,使之具有艺术性、可读性。为了让更多的年轻读者能够接受这样的内容,我需要组织更加活泼的文字,引入互联网上的各种“梗”,把时代元素与严肃主题进行完美的组合。

  从2016年下半年至2018年底,《大国重工》的创作历时两年有余。网络小说是以连载方式发布的,每一章都能够及时地得到读者的反馈。从这些反馈中,我能感觉到多数的读者进入了我构造的氛围,他们为书中人物的挫折而忧虑,为其成功而欢呼。许多读者能够把小说中的情节与真实历史相对照,并被这段历史所感动。还有一些读者结合中美贸易战等现实问题进行思考,理解了什么是国之基石、国之重器。这其实也正是我创作《大国重工》的初衷。我感觉,这应当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来源:文艺报 | 齐橙  2019年01月28日11:38


签名构思中……

 
YY书屋始建于2005/03/11,请所有会员发贴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盗版、反动、诽谤内容,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发表的社区话题、用户评论、用户上传内容或图片等均属用户个人行为。如前述内容侵害您的权益,欢迎举报投诉,一经核实,立即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23 17:57
Powered by Discuz, Processed in 0.010531 second(s), 3 queries , Gzip enabled


论坛首页 - 清除 Cookies - Archiver - 手机版 - 帮助 - 回顶部
bbs.yys5.com
返回顶部